首頁 > 专题 > 敦马挑拨族群情绪 无中生有无的放矢? |
敦马挑拨族群情绪 无中生有无的放矢? |
作者 : 章龙炎 |
标签 : 专题、章龙炎、大马华人、敦马、族群情绪 |
·2023年9月30日
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最近又重弹老调,重施故伎。首先,他声称我国应该是个“具有马来特色的马来西亚”,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社会是违反宪法的。之后,他在社交媒体,从逛一家超大型的购物商场,重复“华人富有论”,哀马来人的不争气,多年后依然无法在经济上望华人之项背。 哀马来人无法与华人竞争,挑拨族群和谐,是马哈迪从1969年末就开始玩弄的课题;50多年来,他就时不时搬出来玩玩,而每一次都会引起热烈的议论。马哈迪对这样的反应,会有很大的满足感。
我们当然可以跟着大多数华人的做法,一窝蜂地大力谴责马哈迪。但这样做,有失大体,还跟大多数华人看法相同。这不是理智的做法。
说到不理智,大家还记得2018年全国大选前,有人不是向华人推销说,要让马哈迪有个“改过自新,将功赎罪”的机会吗?
华人太天真,或者是自视过高,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误信他们(或者某个政党的大炮仙)有让马哈迪“悔过”的能耐。 从这个角度来看,马哈迪其实非常了解华人的心理,其中一点就是欺善怕恶。所谓的恶,当然包括强硬、霸道、有手段,还加上一些厚黑之道。另外一点是过度聪明,倾向于相信一些超乎想象的事物,例如一度把马哈迪当“救国英雄”。
为何老调屡试不爽?
马哈迪现在老调重弹,说他是要捞取政治资本,挑拨族群间的矛盾是毫无疑问的,但很少人要继续追问的是:为什么过了近一个甲子,他这一招依然屡试不爽,“一曲走天涯”?
我想,马来社会对大马华人作为“中盘商少数民族”剥削、欺压、看不起马来人,甚至是贪得无厌的刻板印象,到现在还是广泛存在。
大马华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总是以为华人逆流而上,自立更生取得经济上的成就,而把马来人对华人的观感,一股脑儿划成是马来人懒散,在经济上因无法与华人竞争而“嫉妒”华人的经济成就。
即使我们不否认这样的观点并非毫无根据,但我们不要忘记政治是印象之战,所争的议题是否是事实往往占次要。
即使在民主社会,政治宣传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,让民众有个可以相信的图像很重要。此种印象如果有某种事实,例如大马十大富豪,华裔十居八九,“证明”华人都是有钱人。 同样的,马华(连带砂人联党与民政党也中枪)“卖华”之说深入华社,即使存有争议,但连有些历史学者也照单全收。这样的印象,在政治宣传上重不重要?当然重要。敦马周而复始利用这些印象,华人政客玩弄其它,各取所需。
但是,华人不大想反方向思考,一直认为自己是受害的一方,当然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:马来人在意华人的经济地位,希望本族群在经济上有所改善,难道华人不在意马来人的政治地位,要在政治上有所突破?
将心比心,几十年来,马来人(巫统)主导的政府歧视欺压非马来人,特别是华人的说法,在华社“深入民心”。几十年来,不是有许多华裔政客从中挑拨,让华人觉得自己是“二等公民”,从而能得华人的支持吗?
自从2018年全国大选后,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出现政权轮替,华裔选民通过几乎一致的支持力量,让华人在政治上取得“突破”。
政治诉求不是单向道,更不用说以族群为包装的政治诉求。政治诉求是会有反作用的。
因此,在华人高喊要取得政治突破,并以选票表现出来的时候,难免让一些马来同胞联想到:华人控诉受到压迫,为什么大富豪几乎都是华人?
当然,他们不了解,“中盘商少数民族”之所以出现,其中要素是政府的限制或认为不需要限制的领域,发挥了个人及有关族群的潜能。 政府的限制,意味着被“压迫”的族群,需要夹缝生存,自求多福,不能依靠政府的政策的扶持。尽管有种学术说法认为,所谓政策就是政府决定做或不做的事情,把政府的有所为,有所不为都一概视为政策。
中盘商少数民族间接影响政治
“中盘商少数民族”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,从沿街叫卖或者穿梭大街小巷的小贩商,到商业大亨银行家,促进一国一地的经济活络,扮演的主要是经济角色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有的还在一国一地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,可以影响一地一国的政治,但都是间接的。
世界上比较特出的“中盘商少数民族”,包括了美国的犹太人、散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、秘鲁的日本人、非洲大陆一些地区的印度人等等。
在经济上有特出表现是他们共享的特色。作为一个族群,他们在政治方面一般上保持低调。如果你发现有些国家的“中盘商少数民族”被选为国家或者政府首脑,你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代表特定族群,而是因为获得各族群公民的支持而坐上这些位子。 大马华人情况比较特殊,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有直接的影响力,自然造成马哈迪口中土地上主人的好意,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。这是不是完全符合事实不是最重要的。最关键的是敦马的对象是否有这样的印象。同样的,马华事实上有没有“卖华”并不重要,最关键的是华人深信不疑。
|
|
|
Copyright © 2023
Chinese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.
|